•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 客服热线: 400-993-5589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年失业的浪潮里,你还能站着沙滩上吗?

[复制链接] 0
回复
72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

主题

14

帖子

5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9-15 16:05:01 | 只看该作者 |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昨天猫哥聊了过去8年选择投资哪些城市的回报率最高,其实,选择职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投资,并且是人生最大的投资。
但就跟买房子一样,绝大部分人是随大流,职业选择也是,绝大部分人看见什么红就选择什么,人们以为很保险的事情,多年以后回头看,很可能并非如此。
猫哥最近在跟一些小伙伴聊天,发现,当年毕业时不同的选择现在差距相当大,无一例外,感觉受挫最大的是这些年一直在外企混的小伙伴们,“中年危机”来得特别早。可在几年前,他们可是风风光光过去的。
当年的外企白领除了在名头上要风光很多,在收入上面,也是新中产阶级的代表。但是如果这个机会放到现在,恐怕我们就要掂量掂量了。
外企的光环不再,背后也是中国经济大变局的缩影。中国经济变了,职业的最佳选择也变了。
01
逃离外企
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统计局数据显示,外企员工数量从2013年开始回落,已经由2013年的1566万下降到2015年的1446万。
在外企最为密集的上海,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16年上海外商投资企业中仅有48%有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比上一年下降21个百分点。
此外,2015年的一项调研显示,仅仅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在外企中工作主要的原因是高薪和规范的职业路径,而这一数字在10年前还超过六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也不过十多年的光景,情况已然不同,外企也已经不再是高薪和有前途的代名词,去外企工作和在中企工作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你的人事关系到底是在本公司还是在FESCO或者中智这样的外企人事代理公司。
猫哥的朋友兰先生的新工作是在某外资的医药企业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兰先生表示,自己并没有可以寻找外资企业的想法,只是恰好在跳槽的当口上,有了这么一个工作机会,而且现在有点后悔了。
“自己的人事关系在外包公司,实际上我只是外包公司派驻到这里来的,自己并没有什么归属感,与外籍员工相比,享受的福利待遇也不尽相同。”
兰先生说,最主要的是“工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与自己的心理价位并不相符”,刨除跳槽成本,与以往的工资相差并不太多。“如果有其他机会,肯定还是想跳槽。”
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医药行业的离职率总体为20.45%,中企的离职率为17.9%,而外企离职率为23%,连续四年超过了平均值,离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职业发展机会有限、薪酬缺乏外部竞争力等方面。
医药如此,企业行业也差不多。谁都知道,在外企职场有两块天花板:
❶ 你的上司永远是老外、东南亚华人、香港人、台湾省人
❷ 你到了40岁就不得不走了,公司不需要你了
02
年轻人不来了
以往,中国市场一直是被海外公司寄予厚望的市场,中国市场的爆发,人多钱多,给这些外资企业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中国市场成为他们在全球市场疲软状态下收入增收的源泉。
当时外企钱多、技术好,在中国市场是攻城略地。
2006年,当时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玻璃行业、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20%的医药企业在外资手中。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10年后的今天,外企却逐渐被内资企业迎头赶上。
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一部分在中国定价较高,还把中国消费者当做“冤大头”的企业,正逐渐失去中国消费者。
一些知名的国产品牌的崛起,比如华为、小米等,逐渐蚕食外资市场。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❶ 新一代消费者,尤其90后,是在中国经济增速良好,普遍实现小康的条件下长大的,在他们眼里中国经济活跃,有着自信心,并没有外资品牌先天“高人一等”;
❷ 中国市场变化很大很多,需要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但外企决策链条太长,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更熟悉本土市场的内资企业获得了先机;
❸ 随着技术的扩散,中国企业以更低廉的成本抢占市场,外资企业成本高居不下,逐渐丧失市场;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也正向内资企业流动。
几年前,名牌大学生毕业当然首选外企——大品牌、高薪、可以派驻国外等等,那时候,没多少人愿意去内资企业。
但这些年,国产品牌这些年的竞争力一直在上升,而为了吸引人才与外企竞争,提供的薪酬也足够有竞争力。
华为一直以来都以注重校招而闻名,就有网友曝光过华为在南京校招的聘用通知书,年薪高达28.8万。Offer显示,华为南京研发岗应届毕业生的工资为18万,年终奖金72000元,并附带一系列长效激励机制。
在2015年华为的秋季校招中,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曾表示:“我们从14万到17万起薪,最高到35万人民币每年,工资就是零花钱。”
其他公司也是不甘人后:
清一色的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网公司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不但薪酬上涨,并且还有相应的股权和期权,如果上市,收益就更是碾压外企10年的收入总和。
现在年轻人对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追捧不比当年的“外企热”差。
可以说,从品牌到就业,年轻人都在远离外资。这背后是中国人越来越有自信了。
03
撤离中国
当然,外企在中国的竞争力下降,除了包括薪酬方面的竞争力在已经走在下坡路上,和中国企业的竞争的挤压外,还有自身的水土不服的原因。
首先是如上文所说,由于国外业务的拖累和决策流程较慢,导致在华外企很难跟上中国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海外业务的不理想,也直接影响到总部对中国部分的资源投放和员工薪酬待遇的提升,而且外企工资涨幅与国外CPI挂钩,与国内的情况大相径庭,根本不相适应。
更何况,现在中国的业务也在下滑,拿什么来维持高薪呢?
外企在中国的岗位,一般是:
❶ 市场
❷ 销售
❸ 维护
高附加值的研发、管理都在母国。而以上岗位是最容易被替代的。
外资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所以出现了外资“撤离潮”。
有时候,企业就跟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尤其是某些外资,哪里劳动力廉价哪里税率低就去哪设厂,中国成本高了,就搬到东南亚去。现在就连零售类的百盛、华堂、马莎等外资百货品牌基本都要在中国“清仓”了。
即便土豪如已经享受“国民待遇”十年的外资银行,也没有逃过这场激烈的“战争”。
以银行为例,虽然近些年银行业的增速一直在放缓,即便大如“宇宙行”,增速也掉到了一位数了,但是这并未阻止银行业的发展。
这两年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开始发力,在资本市场屡屡冲关,在市场上更是抢食外资银行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
而目前,外资银行的中国的业务以“收缩”为主:2010年,苏格兰银行退出中国个人零售业务;2013年,德意志银行宣布关闭在中国最后一间零售业务支行;2016年,花旗银行相继关闭了4家内地支行网点,东亚银行则关闭了6家内地支行。
外资的撤离曾经印发国人的担忧,但现在看来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优胜劣汰。
04
外企下嫁
当然中国市场毕竟是块大肥肉,谁也不会放弃,所以,有些外资企业选择本土化,找一个中国靠山;有些外资企业干脆就卖给了内资。昔日洋品牌,如今摇身一变,外资已是中资。
Motorola(摩托罗拉):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收购完成后,将有近3500名来自全球的员工加入联想。
摩托罗拉旗下2000项专利、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与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将归于联想移动业务集团。
TESCO(乐购):2014年5月29日,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宣布,其母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与英国TESCO(乐购)签署的合资协议已获得中国相关政府机构的批准。
收购完成后,TESCO中国业务包括大家所熟知的“乐购”将全部划归到合资公司下,未来,“乐购”品牌在中国将不复存在,其所有门店全部改为“华润万家”。
Uber中国: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McDonald’s(麦当劳):2017年8月8日,麦当劳中国新公司正式成立,宣布中信资本、凯雷投资战略入股麦当劳中国已经获得商务部批准,已经与7月31号完成交割。
在新公司里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持有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这就意味着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麦当劳已部分成为“国企”。
如果11年前,有人跟你说中国企业将收购摩托罗拉、麦当劳,你一定会说他是疯子。
可现在都实现了。
中国经济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往指望加入大型外企拿高薪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不想中年失业,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在大平台养尊处优,还是在市场摸爬滚打。
  • 9:00-18:00

    400-993-5589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下载手机APP

@2017 haixingbao.com.All Right Reserved  厦门盛融星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4009826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